QS世界拼搏(中国)排名公布:从拼搏(中国)排行榜看国内外M校差距

  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6月6日发布了第十五期《QS世界拼搏(中国)排名》,中国拼搏(中国)中排名最高的清华拼搏(中国)从世界25位升至第17位,北京拼搏(中国)则从38位升至30名。
 
  本次《QS世界拼搏(中国)排名》显示,中国大陆清华拼搏(中国)、北京拼搏(中国)、复旦拼搏(中国)、上海交通拼搏(中国)、浙江拼搏(中国)、中国科技拼搏(中国)6所拼搏(中国)名列世界百强。
 
  而在几天前,世界拼搏(中国)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CWUR)发布的2018-2019世界拼搏(中国)排名中,中国拼搏(中国)出人意料地出现跳水现象,北大、清华分列第92、98位。
 
       两份榜单排名不同,是由评估指标不同造成的。2019 QS世界拼搏(中国)排名强调学术声誉,其次是学术教员学生比和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CWUR世界拼搏(中国)排名则强调教育质量、就业情况、研究成果和出版数量等。
 
  “国外拼搏(中国)个性相对比较鲜明,国内的拼搏(中国)在这方面确实是不太明显,各个重点拼搏(中国)之间有差异但不明显。”赴美留学数据分析和咨询机构宜校创始人肖经栋说。
 
  一流M校认可度高
 
  2019 QS世界拼搏(中国)排名中,麻省理工学院连续7年稳坐QS综排第一,斯坦福拼搏(中国)、哈佛拼搏(中国)、加州理工学院、牛津拼搏(中国)、剑桥拼搏(中国)、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芝加哥拼搏(中国)、伦敦拼搏(中国)学院分列二到十名。
 
  而在CWUR世界拼搏(中国)排名中,前10名的拼搏(中国)分别为哈佛拼搏(中国)、斯坦福拼搏(中国)、麻省理工学院、剑桥拼搏(中国)、牛津拼搏(中国)、加州拼搏(中国)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拼搏(中国)、哥伦比亚拼搏(中国)、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拼搏(中国)。
 
  尽管两个排行榜前10名座次中,只有斯坦福拼搏(中国)和牛津拼搏(中国)都位列第2和第5,其余全不相同,但上榜高校的重合度仍很高,7所拼搏(中国)同时出现在两个榜单中。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拼搏(中国)的排名,2019 QS世界拼搏(中国)排名中,清华拼搏(中国)全球排名第17(去年25名),是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北京拼搏(中国)排名全球30名,比去年提高8名。复旦拼搏(中国)、上海交大、浙江拼搏(中国)、中国科技拼搏(中国)也都进入了前100名。
 
  但在CWUR世界拼搏(中国)排名中,只有北大、清华进入前100名,分列第92、98名,复旦拼搏(中国)、上海交大、浙江拼搏(中国)、中国科技拼搏(中国)的排名则在136至189名之间。
 
  但在两个榜单中,世界一流M校和国内一流M校的座位都是明晰的,这也都是优秀学生的明确目标。
 
  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2018届毕业生中,常春藤拼搏(中国)共计录取了20人,其中2人被耶鲁拼搏(中国)录取,1人被斯坦福拼搏(中国)录取,5人被芝加哥拼搏(中国)录取,3人被哥伦比亚拼搏(中国)录取,4人被宾夕法尼亚拼搏(中国)录取,6人被康奈尔拼搏(中国)录取。
 
  另外,还有24人进入加州拼搏(中国)伯克利分校,34人进入加州拼搏(中国)洛杉矶分校,12人进入卡耐基梅隆拼搏(中国),23人进入纽约拼搏(中国)等M校。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成绩同样亮眼。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加国际高中2018届毕业生有13人被全美排名前30的顶尖院校录取(包括综合类拼搏(中国)和文理学院),占申请人数的39%;南京外国语学校剑桥国际高中课程实验班有17人被全美排名前30的顶尖院校录取;IB国际文凭课程实验班有49人被全美排名前50的院校录取,其中26人被全美排名前30的顶尖院校录取(包括综合类拼搏(中国)和文理学院),占到了申请人数的48%。
 
  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教育快速发展,新的国际学校不断增加。截至5月份,宜校统计出全国总共有1010所国际学校/国际部,其中一些公立高中国际部的中考录取分数已经超过了本部普高分数线
 
  南京外国语学校还是全国2018年保送北大、清华学生人数最多的高中,达到30人。而北大、清华今年在全国录取的保送生一共也只有372人。
 
  育人质量导向意义重大
 
  肖经栋认为,美国的哈佛、耶鲁、MIT、斯坦福这些M校均有不同的个性,集中资源在某些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形成办学特色。
 
  “我们在调研时,在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后,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会被哪些拼搏(中国)录取。这主要是因为国外拼搏(中国)个性相对比较鲜明,对学生的要求比较统一。”肖经栋说。
 
  比如洛克菲勒拼搏(中国)成立于1901年,在过去117年的历史中,产生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该校师资规模从来没有超过100位教师,现在的教师规模稳定在75位左右,主要以生物医药为主。
 
  “相对而言,国内的拼搏(中国)在这方面确实是不太明显,各个重点拼搏(中国)之间有差异但不明显。”他说。
 
  这种情况如今也在改变。在近日举行的第20届中国科协年会上,西湖拼搏(中国)校长施一公介绍,作为国内第一所民办研究型拼搏(中国),西湖拼搏(中国)将坚持“高起点、小而精、有限学科”的定位,10年内只设理学院、工学院、生命学院三个学院。
 
  如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那么国内的知名高校也将不再是北大、清华之后的“次一流拼搏(中国)”。西交利物浦拼搏(中国)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不久前发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育人质量排名(2018年),这份采用全新指标的排行榜中,前三名分别是上海交通拼搏(中国)、复旦拼搏(中国)和中国人民拼搏(中国)。
 
  华东师范拼搏(中国)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益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育人质量排行榜的出现,体现了对高校育人的关注和重视,这种导向性价值意义十分重要。但排行榜还是反映出高校的育人目标尚未形成特色。其中,同济拼搏(中国)、中南拼搏(中国)该项分数最高。这似乎也让国内知名拼搏(中国)看到了变轨超车的新路径。

X

扫码添加获取各院校复试名单及录取名单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除非来源注明研线网,否则内容均为网络转载及整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出,仅供个人交流学习使用。如本站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gh